菜农对微生物肥料认识上的6大误区
2017-11-13 来自: 益生源健康肥料公众号 浏览次数:1104
微生物肥料在改良土壤、防控根部病害、提高品质方面效果显著。
记者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的西红柿种植区域采访时就了解到,用了微生物菌肥的棚室西红柿长势就是比未使用的要好,最直观的表现是根系好、死棵少、黄叶少,这些用出了效果的菜农对菌肥产品十分认可。
而一部分菜农也用过生物菌肥,使用后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对菌肥产品很失望。
同是菌肥为何却出现了两种极端?
记者采访了大量的菜农后发现这是微生物肥料在推广的时候面临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呢?
记者认为,产品质量不过硬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菜农对微生物肥料的认识上存在着6大误区。在这里小编把这些误区点出来,希望菜农都能用好微生物肥料。
1、靠见效速度评价产品好坏
微生物肥料效果的发挥与微生物菌群繁殖速度、菌群数量关系紧密,菌群生长存在周期,这一点是与化学肥料和植物调节剂的最大区别,这也就出现了微生物肥料速 效性不如化学肥料与植物调节剂的现象。
见效慢并无意味着菌剂及菌肥是无效果的,能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作物长势明显改善的品种也未必是好的菌肥或菌剂,其中也不乏一些添加了植物调节剂的品种。
2、种类混乱 分不清使用的是菌剂还是菌肥
微生物菌剂是有益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等作用。
微生物菌肥包含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有益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生物有机肥是有益微生物与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物料(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复合而成的活菌制品。
菌剂、菌肥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中营养物质及有机物料的含量,使用中需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对路产品。
3、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
复合菌剂的使用效果会受到不同菌种生长习性的影响,盲目的复合,极易造成菌种间的拮抗,影响效果发挥。数量不能代表全部,不但要看菌数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有益活菌数量越大效果会表现越好。
影响产品使用效果的因素除了菌的种类及数量外,菌的纯度至关重要,当产品中霉菌杂菌数及杂菌率超标时也会影响应用,市场上少数不合格产品中会含有致病菌,本意是用有益菌修复土壤,使用了不合格品种,反而会引起致病菌繁殖,导致病害发生。
4、认为使用一次 作用可持续多年
部分微生物菌种施入土壤后会大量繁殖,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成为优势菌群,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如化肥的超量使用、杀菌剂的使用、焖棚、高温等,都会导致有益菌死亡,从而影响有益菌群在土壤微生物系统中的地位,要继续保持有益菌群的地位,就需要在作物的生长期多次使用微生物肥料来补充有益菌。
5、认为一种菌可以解决多种问题
菜农在选购微生物肥料时只注重是不是含菌,而不关注菌的种类,缺乏对症用菌的意识,使用了不对症的菌品种,产品效果难以发挥,难以达到用户目的。现阶段在农业部获得登记的微生物品种有: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
7、微生物肥料可以替代化肥
土壤肥力由生物肥力、化学肥力、物理肥力三部分组成,使用微生物肥料后能提高土壤的生物肥力,可以间接促进化学肥力和物理肥力的提高。使用微生物肥料不能完全替代化肥,但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部分化肥的投入。
益生源中微量元素菌肥:富含中微量元素(螯合态)和有益元素50多种,有机质含量达30%,复合生物菌5亿/g。益生源针对土传病害、重茬,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等问题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益生源可以有效预防常见的黄叶、大小年、裂果等作物缺素症;益生源能够螯合氮磷钾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益生源还可以解肥害药害,吸附转化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增加有益菌群,优化土壤团粒结构。长期使用益生源,修复土壤、提质增产效果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