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夏季快来了露地菜可怎么管理啊?别怕,益生源告诉你怎么做!
2018-05-07 来自: 益生源肥料公众号 浏览次数:958
知根知底,养根护地
一、选择抗热耐涝品种
夏季气温常在30℃以上,雨量集中,一般蔬菜难以忍受,所以应选抗热、耐涝品种。黄瓜选用津研2号、7号,茄子选用八叶茄、九叶茄,番茄选用百利、卡特琳娜、尼加拉868、毛粉802、赛尔斯特和新绿丰杂交2号等品种,夏萝卜选用早熟、耐热、抗病,尤其是不易感染花叶病毒的品种,如夏美浓、短叶13号、夏抗40天等,夏花菜选用六月雪、日本白玉1号等品种,早秋花菜选用龙峰特大50天等,夏芹菜选用津南实芹、玻璃芹、青芹等芹菜品种。
二、及时灌水
露地蔬菜灌水,应根据气候,土壤及蔬菜的需水情况进行并遵循以下原则:
1、小水勤浇。 进入夏季,水分蒸发量大,大水漫灌容易伤害根系,应小水勤浇,既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还能起到降低田间温度的效果。千万别在晴天中午浇水,否则易造成根际土壤温度骤然下降而使植株萎蔫,甚至死亡。
2、根据土质情况进行灌水。沙壤土保水性差,应增加灌水次数,并增施益生源中微量元素菌剂改良土壤。对易积水的地块,应采取排水深耕。粘壤土保水力强,透气性差,灌水次数宜少;要与深耕多锄相结合。
3、依据蔬菜种类、特性进行灌水。对根系浅而叶面积大的种类,要求土壤湿度高,应保持畦面湿润不干为原则。对于叶面小根系浅或叶面积大而根系深的种类,保证畦面见干见湿。
三、及时追肥
追肥是对基肥的补充。当基肥充足时,茄果类蔬菜可在开花前少追肥或不追肥,而速生蔬菜要“一水一肥”,但肥量要小不要过大。越夏蔬菜,主要是促根控秧培育壮棵。温度高,植株易徒长,一定要用套餐系列肥料,追肥要从养叶和护根两方面着手进行强化管理,每隔7-10天喷施一次海丰1号叶面硅肥,连续喷施2-3次,促进叶片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抵抗力。水溶肥要以调土养根为第一重点,建议每隔15-20天冲施佑盾®黄盾(含腐植酸水溶肥),使用2-3次,及时供给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活化营养,促进营养的吸收和运转,以达到调土壮根,提高产量的目的。
四、中耕
中耕对蔬菜有多方面的作用。除了消灭杂草外,可使土墒保持疏松,改善其透气性;中耕还可以切断土壤毛细气管,去湿保墒,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中耕应因蔬菜种类不同而深浅不同,浅根系蔬菜浅耕,深根系的蔬菜宜深耕。
五、给土壤和植株选择合适的肥料
1、佑盾®黄盾(含腐植酸水溶肥)含有机无机多种活性成分,营养全面均衡,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被植株更好地吸收利用,防治养分流失,改良土壤,肥效独特。黄盾能增殖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诱导植株开启自身免疫功能,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2、在干热时期喷施海丰1号叶面硅肥,能提高叶片光合作用,促进有机物的积累,抑制水分蒸腾,增强植株抗旱能力,促进根系活力,提高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有效预防裂果、缩果和畸形果,提高果蔬品质。
六、采用遮阳网覆盖
遮阳网可造就蔬菜生长的小气候环境,防止强光对蔬菜造成灼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土壤表土温度,使一些浅根的蔬菜正常生长;防止暴雨和大风对蔬菜叶片的冲击,保持蔬菜的商品性状;在播种期减少雨水对种子的冲刷流失,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成苗率。当播蔬菜种子时,采用遮阳网贴地覆盖,当种子发芽出真叶时,可把遮网阳升高40-50 cm,作小平棚形式覆盖。如果移植菜苗,植后应采用小平棚覆盖。覆盖时间因蔬菜品种不同而不同,一般3-10天,有些蔬菜如生菜、芜荽等可覆盖到收获前揭网。
七、及时防治病虫害
夏季是蔬菜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加强病虫防治,是蔬菜稳产的保证。防治病虫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病害。常年的病害有叶菜类的软腐病、病毒病、霜霉病;瓜类的霜霉病、炭疽病、疫病、枯萎病;豆类的白粉病、锈病、枯萎病、病毒病;茄果类的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疫病、灰霉病和病毒病等。对由真菌引发的病害,如瓜类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可选用杀灭真菌的药剂或广谱性杀菌农药防治,如乙磷铝、百菌清、代森锰锌等;对十字花科蔬菜的软腐病、瓜类细菌性角斑病、茄科青枯病等由细菌引发的病害,应用杀灭细菌性杀菌剂防治,如可杀得三千、农用硫酸链 霉 素、叶枯唑、杀毒矾等。
2、虫害。常见的蔬菜害虫有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曲条跳甲、斑潜蝇和蚜虫等。可用噻虫嗪、氟啶脲、阿维菌素、氰戊菊酯等农药防治,用Bt生物制剂防治害虫,效果也很好。喷过药的蔬菜应在安全间隔期过后上市,以免影响人体健康。